首頁 > 早教頻道 > 專家團隊 > 何雪石 > 享受藝術的孩子會擁有超能力
藝術這個詞對于家長朋友們來說想必已經很熟悉了,有的家長朋友是學藝術專業(yè)的或者從事藝術工作的,還有的家長朋友會在早教中心接觸到藝術課程,或者有一些針對大孩子的藝術培訓機構等等,那么藝術到底是什么呢?小朋友眼中的藝術又是什么?我們說享受藝術的孩子都會擁有超能力,這個超能力到底如何爆發(fā)?我給孩子報了早教藝術課,作為家長在課上到底該做些什么?今天我們一一來解開家長心中存在已久的疑問。
很多家長一聽藝術這個詞,總是覺得很神秘,覺得自己能接觸到的或者能了解的,只是美術這個詞語,對于藝術這個詞,半知半解,也沒辦法解釋出來,所以今天Hebe要跟大家聊的第一個話題就是,藝術并不神秘。說到這,家長朋友們可以自己思考一下,提到藝術這個詞,你能想到什么?也許是一幅蒙娜麗莎的微笑,也許是一幅向日葵,也許是畫展,也許是一個畫家穿著破破爛爛的在作畫,大家不妨總結一下,所有的藝術作品的靈感來源以及呈現方式,是不是都來自于生活。所以有句話就叫做藝術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其實藝術并不神秘,它就在我們身邊。
之前在中心有一位媽媽告訴我:“hebe,我和孩子的爸爸就是不太有審美能力的人,我倆衣柜里的衣服全都是黑色的,我現在發(fā)現我們兩個的這種審美影響到了孩子,她對色彩就沒有太多的感覺,可是我又不想讓她變成我們兩個這樣,我想讓她的生活充滿不同的色彩,我要怎么做呢?”這個問題說明,家長已經意識到了藝術的重要性,而且這種重要性體現到了生活中,小到認知顏色,大到家居審美,服裝搭配,藝術眼光等等。大家肯定都聽說過,別人家的老公照的照片這個話題吧?別人家的老公照的照片,和自己老公照的照片,對比起來,簡直想把自己老公撕掉。這其實在告訴大家,藝術的眼光有多重要,它存在我們生活中,而且,無處不在。
在藝術的世界里,我們從來不給小朋友限制,而是引導。我們引導他們進行天馬行空的想象,并把他們的想象以藝術的形式呈現出來。對于我們成年人來說,我們認知中的海洋是藍色的,太陽是黃色的,樹葉是綠色的,蘋果是紅色的,這些都是毋庸置疑的,在孩子眼中,大海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狀態(tài)下,是不同的顏色,其實這個就是小朋友帶著藝術的眼光去看世界時。用藝術的眼光去看世界讓孩子有多于一種的視角和答案。他們不僅僅可以進行天馬行空的想象,還可以無拘無束的去釋放自己對于這個世界的看法和認知,原來海洋不僅僅是藍色可以表達,還可以有很多其它顏色的表達。
藝術帶給了他們不同的視角,同時也幫助他們表達出了自己的想法。通過藝術,小朋友們可以表達出他們是誰,他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是誰,他們如何看待自己,他們對自己的世界了解多少,以及他們喜歡什么。NYC早教中心會員經常會分享一些課堂的圖片,展現了孩子放飛思想后的作品,家長也是非常驚喜。所以每一個享受藝術的孩子似乎都擁有這一種超能力,能夠看到我們成年人看不到的世界。
那么小朋友的這種藝術超能力到底如何才能爆發(fā)出來呢?在給到具體的方法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不同年齡孩子的藝術特點。以NYC早教的藝術課程為例,1歲半到兩歲的小朋友我們稱之為Art Tots,此階段的孩子處在藝術涂鴉期,我們提供給小朋友們豐富的藝術材料和工具,讓孩子在結構性的活動中探索多樣的藝術媒介,感受動作和痕跡的關系,鍛煉孩子的初級空間感,感統(tǒng)刺激,視覺-運動控制能力,建立與藝術世界的親近感,培養(yǎng)藝術興趣。兩歲到三歲的小朋友,被稱之為Art kids,此階段的孩子處在藝術表達期,孩子經過第一個階段的鍛煉,逐漸將隨意的涂鴉轉化為有意識的表達,并為所創(chuàng)作的內容進行命名和賦予含義。我們要做的就是讓孩子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并體驗包括拓印、印染、繪畫、拼貼等多種形式的藝術創(chuàng)作,最后鼓勵孩子在公眾環(huán)境下進行表達。三歲以上的小朋友,通過學習文化元素和鑒賞大師作品,培養(yǎng)藝術鑒賞能力,審美能力,表達能力,并拓展視野,將學習能力轉化為藝術表達能力。
了解完孩子的藝術特點,下面Hebe給到家長四個很重要的激發(fā)小朋友藝術超能力的方法。
第一,做一個引導者。無論小朋友處在哪個藝術時期,家長對小朋友的藝術引導都很重要,引導并不等于教孩子如何去做作品。舉個例子,今天我們想讓小朋友通過顏料畫去感受并表達夏天炎熱的天氣以及大太陽。不少家長就會說,寶寶夏天是不是很熱啊,因為天上有大大的太陽,太陽是什么形狀的呢?是圓形黃色的,咱們在紙上畫一個大大的圓形好嗎?然后再涂上黃色。其實家長朋友們有注意到,我剛才的語言,確實是在引導孩子,但是,是帶有教授性質的引導,是我們主動的告訴小朋友太陽是黃色的圓形的,并且要畫下來這個。而我們真正要做的,就只是帶領小朋友去感受夏天炎熱的天氣,然后描述給小朋友我們看到的太陽是什么樣子的,引導小朋友自己去思考,她認為的夏天的大太陽是什么樣子的,再表現在作品上。
第二,做一個觀察者。NYC老師發(fā)現,課上孩子自由涂鴉環(huán)節(jié),家長難免會玩玩手機,或者去有意無意的打斷小朋友的創(chuàng)作,在小朋友投入的時候噓寒問暖,寶寶渴不渴啊,喝不喝水啊,試試這個新的顏色好嗎。而做一個觀察者是什么狀態(tài)呢?我們要在小朋友創(chuàng)作的時候,在她的背后觀察她的創(chuàng)作過程,盡量不去說話,小朋友轉身看家長時,給予她一個鼓勵的微笑即可。我經常給老師們舉的一個例子就是,神奇的副駕駛。爸爸媽媽可以想一下,有沒有經歷過,在自己專心開車的時候,旁邊副駕駛做著的人,經常會說的話,剎車剎車!誒呀紅燈!打轉向!等等,我們當時的心情就猶如小朋友在創(chuàng)作的時候,爸爸媽媽一直在旁邊說話的心情,根本沒有辦法投入。所以家長要做一名觀察者,而且經過觀察一段時間就會發(fā)現,小朋友的線條,用色等等都會有了變化,比如由豎線條變成了橫線條,從只在一個小小的區(qū)域作畫慢慢的可以對整張紙的空間感都認知的很好,可以畫滿整張紙,甚至可以踮腳去畫,或者小朋友可以慢慢的畫閉合的圖形了,這都是基于我們給到了小朋友充足的空間和時間以及安靜的環(huán)境讓她可以全身心的去投入到作品中,并且從涂鴉創(chuàng)作過程中得到了體能認知等一系列的發(fā)展。
第三個方法是,用開放式的觀點去評價小朋友的作品。每一次小朋友呈現出的藝術作品,如果我們一味的去夸獎好棒,很好看,會有些籠統(tǒng),但是如果真實的去形容小朋友的作品,卻又感覺有些凌亂,不知道如何去說,所以不妨試試開放式的觀點,這樣不僅認可了小朋友的作品,還對作品進行了開放式的一個總結,使小朋友對藝術創(chuàng)作更加感興趣。
第四點家長要注意的就是,我們在小朋友享受藝術的過程中,要允許混亂的存在。小朋友在探索材料時,比如膠水或者膠棒,是需要用手去摸,感覺到黏黏的感覺,才能更深入的了解,膠水是可以用來粘東西的,在探索顏料或者自由涂鴉時,因為好奇心,難免會用手玩顏料或者將顏料弄到身體上面,出現一度混亂的狀態(tài),這個很正常,我們也希望家長不要著急去給孩子擦洗,小朋友探索這個世界的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通過觸覺去探索。在上課過程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害怕顏料的小朋友,或者害怕沙土的小朋友,因為害怕而無法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通過觀察我們發(fā)現出現害怕情緒的小朋友的衣服和手,都是很干凈的,而且有一點顏色在上面小朋友都要洗掉,那家長朋友們要思考一點就是如果小朋友連顏料都害怕,那如何能夠放松的去享受藝術呢?所以我們要允許混亂的存在。如果家長覺得在家過于混亂不好收拾的話也可以帶小朋友來到NYC早教的藝術課堂,去真正的釋放自己。
以上四個方法就是我們提到的如何能夠讓小朋友的超能力能夠爆發(fā)出來,做到去享受藝術,通過藝術釋放自己,并表達自己。
下面Hebe給家長朋友們推薦一些好玩的藝術游戲,大家可以在家中和孩子一起玩起來。
首先我要分享的是,很多家長朋友都會擔心,家里很干凈,如果讓小朋友肆無忌憚的去玩藝術類的游戲,我之后很難去搞衛(wèi)生,很難收拾,甚至她玩一次,我要收拾一天,所以我會建議家長,如果條件允許,可以讓小朋友在有墻磚的衛(wèi)生間或者浴室去創(chuàng)作,這樣很好收拾,家長也可以放松心態(tài)陪寶寶去玩。三歲以下的小朋友在自由涂鴉時,我們建議家長一定要給小朋友提供半開的大白紙,并且貼到墻上去畫,就像NYC早教藝術課上一樣,家長要注意每一次只給兩個顏色哦,無論是蠟筆水彩筆還是顏料,都保持在一次只有兩個顏色,顏色過多的情況下小朋友的關注點就不在創(chuàng)作過程了,就在挑選顏色和換顏色上面,對之后小朋友的專注力也會有相應的影響。
首先來分享小朋友平時自由涂鴉的一些創(chuàng)意性工具,日常我們所用的繪畫工具基本都是筆和刷子,其實很多家庭生活用品也可以用來自由涂鴉,比如餐巾紙,揉成團,而且用干紙巾和濕紙巾做出來的藝術效果不同哦。或者將一些廢舊報紙卷成畫筆,礦泉水瓶的瓶蓋,快遞防撞泡沫,兒童安全叉子,洗碗海綿等等,只要是身邊可以拿到的安全的生活用品,都可以讓小朋友當做工具來進行藝術的自由涂鴉。
下面介紹幾種日常藝術小游戲給到家長。
游戲一:泡泡彩虹
材料準備:洗臉/洗碗海綿,顏料,白色卡紙。
1、給小朋友觀察彩虹的圖片或者視頻,并描述圖片中彩虹的樣子以及顏色。
2、將洗臉海綿給到小朋友去探索,軟軟的,可以捏,可以變形等等。
3、家長將顏料擠在海面上,按顏色從上到下排列,之后給到小朋友去自由探索。
因為海綿的特性,畫面會呈現出有泡泡的立體效果。
游戲二:蔬菜印畫
材料準備:各種根莖類蔬菜(藕,玉米,黃瓜,青椒),顏料,白色卡紙。
1、通過視聽嗅味觸等多方面引導,使小朋友了解蔬菜的特性。
2、給到顏料,引導小朋友使用蔬菜進行印畫。
游戲三,五谷馬賽克
材料準備:大米,豆子,膠水,卡紙(可以提前剪成很多形狀)。
1、給小朋友充足的時間去探索大米和豆子,可以聽聲音,觸摸,放在手心揉一揉等。
2、將膠水刷在卡紙上,鼓勵小朋友慢慢將大米和豆子撒在卡紙上,還可以在過程中聽到滴答滴答的聲音。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家長朋友們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的關于藝術超能力,可以到NYC早教體驗藝術課程,相信您可以在藝術課上發(fā)現不一樣的寶寶和不一樣的自己。
< 上一篇:沒有了
> 下一篇:2.5歲-6歲寶寶的敏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