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頻道 > 健康疾病 > “孕傻”全因剖腹產手術前的那一針腰麻?
記得曾經看過這樣一條朋友圈,說的就是剖腹產手術經過腰麻這個環(huán)節(jié),超級長的針頭穿過準媽媽的脊椎,麻醉后還會留下一大堆的副作用等等,看到那條朋友圈的時候小編確實嚇了一跳,沒想到那這個針頭竟然那么長!可是這也讓大家對麻醉有了很深的誤解,其實真的沒有那么可怕。
麻醉有副作用嗎?
手術完了以后,麻醉對于媽媽的副作用,容易想到的就是背痛。實際上,有機構專門研究了這個問題,結果發(fā)現腰麻和后背下部長期疼痛并沒有關系。媽媽如果感覺后背痛,可能是由于在分娩時長時間不能走動,以及胎兒經過盆腔造成的。
不過,腰麻以后,有些媽媽確實出現頭痛。這種情況可能是因為穿刺了蛛網膜以后,腦脊液漏出來了,引起了頭痛,需要進行治療。
有的媽媽說剖腹產讓記憶力下降、智商拉低的情況,國外有機構專門研究過“孕傻”,發(fā)現這件事并不是真的。產后記憶力差、不夠機敏,更多是缺乏睡眠、缺少休息造成的。NYC早教中心覺得,說白了就是累的。
而對于寶寶的副作用主要看劑量。如果使用藥物的種類和劑量不合適,可能會讓胎兒出生后昏昏欲睡,不夠機敏警覺,容易煩躁哭鬧。好消息是,腰麻并不會影響寶寶的食欲,所以母乳媽媽大可放心了。
多了解麻醉知識對自己也有好處的。了解越充分,就越能配合好,保證麻醉的安全。
為什么針頭這么長?
剖腹產前,麻醉醫(yī)師會用一根長長的大針來打麻藥。這架勢看上去是有點恐怖,但感受這點疼痛,是為了不感覺手術的巨大痛苦。想想看,以前的人做手術沒麻藥,我還是慶幸投胎到了現代醫(yī)學的時代。
這是因為剖腹產主要用腰麻,針頭需要穿過厚厚的皮下脂肪,從脊柱與脊柱的間隙之間穿過,再往前一點點穿過硬膜外腔,來到蛛網膜下腔,在這里放置麻藥。放到這里,才能暫時性阻斷部分脊神經的傳導功能,不讓大腦知道我們疼。嗯,想想都疼。
知道為什么針頭為什么這么長了吧?因為脂肪層和脊柱都厚啊。特別是孕晚期的媽媽們,肉肉通常比平常人更厚一些,所以針長也是應該的。腰麻的效果很快就有反應,十幾秒后,你就會覺得自己屁股或腿有些發(fā)熱發(fā)麻了。這個效果通常能堅持到手術正常結束。
麻醉醫(yī)師往往還會在硬膜外腔再放一跟管子,是為了防止手術臨時延長,超過了腰麻的效力時間,就可以通過硬膜外麻醉來繼續(xù)半麻。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聯(lián)合,就是傳說中的腰硬聯(lián)合麻醉。麻醉注射完以后,你需要恢復平躺,然后麻醉醫(yī)生會敲敲你的腿腳,測試麻醉效果。如果麻醉已經起效,就可以進入手術的階段了。
打針時要注意什么?一定一定要配合好。聽醫(yī)生指揮,從平躺轉為側臥,屈曲兩條大腿盡量貼近你的肚皮,頭部下巴盡量靠近你的胸口,最好就是你的雙手能抱住自己的膝蓋,就像一個大蝦米。
這樣,你的整個脊柱才會暴露出來,脊柱各個椎體之間的間隙是打開的,找到這些間隙,才能確定麻醉的穿刺進針點。我知道你這會兒大肚子礙事,動作不可能很標準,但要盡量達到醫(yī)生的要求。你的姿勢擺得越好,脊柱間隙打得越開,穿刺定位就更容易,成功率更高。
記住,擺好姿勢以后,一定不要動,針扎的時候不要閃躲,不然針頭扎偏了就麻煩了,特別是在針已經深入、接近脊椎的時候,尤其不要動,這時候晃動會非常危險。
有的妹子可能會害怕扎針的疼痛,可是,越怕就越疼啊。知乎上一位麻醉醫(yī)師“麻騎士”說了這么一句話:“心理上對疼痛的恐懼時常導致疼痛被無限制放大,戰(zhàn)勝對疼痛的恐懼心理,就成功了?!蔽抑雷龅竭@一點很難,但為了寶寶和自己,你必須做到。
打了麻醉還會疼嗎?疼痛的靈敏性因人而異。剖腹產用的是半麻,本身目標就不是讓100%的人完全無痛感。如果要保證100%的無痛覺,那就必須加大麻醉劑量。但過多的麻醉會抑制子宮收縮,給剖宮產帶來困難,同時也不利于產后康復,所以麻醉醫(yī)師的原則是:寧少勿多。
打了麻醉以后,如果少數人可能還能感覺到疼痛,麻醉醫(yī)師可能不追加或者少量追加麻藥,出發(fā)點是為了保住母子的安全。對麻醉醫(yī)師來說:就算疼,母子都是安全的,但是麻醉給多了,對母子產生的影響就不好說了。
所以,在麻醉的環(huán)節(jié),準媽媽一定要好好配合醫(yī)生,這樣才能把麻醉打準,打好。備孕中或者已經懷孕的媽媽們也不用害怕,打個腰麻真的不算什么,因為這跟順產分娩的疼痛比起來,真的不算什么,也就是被蚊子叮了一下的程度,你要知道,孕育并且生下一個鮮活的小生命,并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情,不然怎么會有那么多贊頌母親的文字呢?
<上一篇:寶寶對牛奶過敏怎么辦?